著有《哲学的故事》,以及和妻子花了半个世纪完成《文明的故事》的美国思想家威尔.杜兰(Will Durant)说:“六十年前我什麼都知道,如今我什麼都不知道。教育就是不断发现我们自己的无知。”
是的,一个现在七八十岁的老翁,能懂得电脑的知识吗?会知道什麼是大数据和区块链吗?话虽如此,知道这些崭新知识的人,只能成为专业者,在这些範畴的职业内找到工作而已。
威尔.杜兰也说过,不要把教育视为个人为了谋生而做的準备,要把教育视为尽可能传递完整技术、智识、道德和艺术遗产给多数人的一种技巧,经由这些遗产,种族得以塑造不断成长的个体,使之具备人性。
观乎现代教育,是否脱离了让青少年成为具备人性的终极目的?现代教育,是否太过於重视技能的知识传播,而忽略了“全人”的目标?
我国教育思想家蔡元培,也曾提出过五育──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理念,但现今的教育,却大大偏重实利主义教育,而缺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只有专业知识,而不知道德礼仪为何物,不知大自然之美感出自何处,不知世界各有各的发展理论,这样教育出来的青年,是“残人”,绝非“完人”。这就是现代教育的失败。
多年前曾看过西方有人写过一段话,说过去的学生进入大学,是从教授那裏得到教育,如今却是学生认为应当去教育教授。当年看到时,只是哑然失笑。现在看来,就剩下苦笑,不,不但苦笑不出来,简直就欲哭无泪了。因为一些香港的大学生,竟然以粗暴的语言来对待大学校长,谁还能苦笑得出来?
多年前也曾看过西方人写的另一段话,说没有受过教育但却懂得常识,比那些受过高等教育而对常识一概不知的人,更为优秀。真的,看到那位清洁工人,被暴徒用砖块掷中头部而不幸身亡,一定会明白个中道理何在吧?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世界需要的,是学生追求知识,而不是知识去追求学生。但看看最近香港的每间大学,都被迫停课甚至整个学期都宣布结束,想追求知识的学生,也被连累到了。
对青年教育的失败,就等於失去一个青年人,这话好像是被刺杀的美国前总统甘迺迪说的。香港的教育,终极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应该到了认真切实反思的时候了。如果再不以“全人”教育为目的,未来教出来的年轻人只会是“残人”,令社会进一步走向“废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