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首页 >> 文房四宝
瑶寨古法造纸技艺
日期:2019-04-25    
 

黄方杰将毛竹削皮。通讯员 黄勇丹 摄

DSC09893.jpg

黄方杰在纸浆池内舀纸。通讯员 黄勇丹 摄

黄方杰把舀好的纸张在纸堆上叠放好。通讯员 黄勇丹 摄

黄方杰在用自制“千斤榨”将刚舀出的土纸半成品压干。通讯员 黄勇丹 摄

黄方杰和妻子在“起纸”(将压干的土纸一张张分开)。通讯员 黄勇丹 摄

黄方杰在传统造纸作坊整理切好的手工土纸。通讯员 黄勇丹 摄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大坪塘瑶寨,黄方杰和妻子黄美英在晾晒制好的手工土纸。(无人机拍摄)通讯员 黄勇丹 摄

黄方杰展示晾晒制成的手工土纸。通讯员 黄勇丹 摄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大坪塘瑶寨,楠竹遍野、清泉相绕。当地流传着一门古老的技艺——古法造纸。这里原是一个“土纸村,这个有50多户人家的村寨曾经家家户户都有土纸生产作坊,生产经营土纸数百年。

土纸又叫火纸,曾广泛用于包装、衬垫和祭祀等。这里生产的土纸以嫩毛竹为原料,配以石灰去青,不用任何化工原料,全靠手工操作而成。但这种土纸有几十道制作工序,包括砍竹、挞竹、破竹、腌竹、洗竹、舂竹、打浆、煮膏、舀纸、榨纸、起纸、晾纸等,生产周期长达半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造纸逐渐取代了手工造纸,古法制造土纸的技艺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家退出了土纸的制作生产。如今,大坪塘瑶寨熟悉这门造纸技艺的人已屈指可数。 

今年55岁的黄方杰从小就跟父亲学造纸,经过40多年的磨练,他早已成为当地手工造纸的行家里手。一般人造纸选竹要仰头察看竹杈有多少,他只要用刀背敲一下竹子,听声音就知道是否适用。黄方杰的手工作坊就在竹山脚下,他和妻子分工作业,一起合作了近30年,简陋的作坊里,全都是手工制作的竹制和木制造纸工具。如今,黄方杰每年造纸10多万张,收入近2万元。 

黄方杰说,在造纸最忙的时节,会请上几个乡亲来帮忙。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去城市打工了,现在请来的帮工全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已经没有年轻人会做手工土纸了。黄方杰希望年轻人能传承手工造纸,别让这门传统技艺失传。(通讯员 黄勇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