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首页 >> 资讯
观“田树苌、张明智、任晓军三人书画展”有感
来源:天马艺术网    日期:2023-06-15    
 有感而发

赵社英

“我写我心”,田树苌、张明智、任晓军三人书画展,近日在并州仁安美术馆隆重开幕了。这是一个因疫情而推迟半年之久的精心策划的展览;是一个年龄相差各十岁,老、中、青三代人之间的,在艺术思想上的一次碰撞;是省城书画界翘首以盼的“饕餮盛宴”!

我在想,一个展览的名称,并非那么重要,如同每个人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而已。那么,真正能引起众人关注并记入脑海的,是这个展览的整体内涵及其他们各自的人格魅力!

田树苌,字楚材,别署硕昌,相猴,1944年生人。其实,田树苌先生无须我这样介绍,百度一下即知。凡在全国书坛小有资历之人,可以说无一不识君!尤其田树苌先生独特的书法风格,成就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笔走龙蛇、惊蛇入草、飞鸟出林等专用词语,用在他的书法风格上,是那么的贴切而到位。尤其大草,得青主之气魂而雄霸一方!书贵其势,如泰山压顶,巍巍乎纵横跌宕终有序;似黄河奔涌,咆哮乎狂而不野醉无痕!由是,田树苌先生,将其一生才华赋予了书法艺术,而书法艺术,亦成就了一个真正的书法人。岁月可鉴,老而弥坚!

张明智,琴墨居主,相马,1954年生人,与我同龄。明智先生自幼随父习书,11岁拜老琴师郭玉廷先生拉京胡,17岁结识著名书画家、鉴藏家朱焰先生,受其影响,几十年来他执着于收藏鉴赏,特别是对历代重要书画家的风格品位、笔墨特点了然于胸,日积月累,练就了他过人的鉴赏力和审美高度,对戏曲音乐也有着深入的领悟,应该说这些方面的能力都滋养着他的书法实践。明智先生有艺术天分,悟性好,见多识广,凡所好,上手即得,有模有样,此非常人能及也。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几乎看不出他出自哪门哪派,但却给人以一派儒雅之相!这正是:不抱云山骨,哪得金石心。自然奇节士,落墨见高襟!

任晓军,号石翁,抱瓮堂主,相兔,1963年生人。他是典型的艺术科班出身。我与晓军先生相识,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他的艺术个展上开始的。当时,他着一头时髦的长发,给人一种十足的艺术范儿!但观其作品,融传统与现代艺术于一炉,尽显笔墨功夫。其融会贯通的艺术才能,令我赏心悦目,大开眼界!心想,这才是我向往的艺术境界!我迅速找到他,想表达此刻的羡慕之情。终因初次相识,心中不免慌乱,显得语无伦次了!从此以后,我与晓军先生多有交往。在多年的交往中,我对他的绘画艺术天分更加倾倒,尤其他对大写意人物的各种姿态和表情的刻画,甚至包括一个简单的衣纹服饰的把控,往往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点晴之笔,令人折服!

守正创新,是一个艺术家终身的课题。这个“正”就是传统,这个“新”就是当代,晓军先生深谙其理。这包括他多年来,对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关系的梳理和实践,让我感觉到,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那份责任与担当。在纵(传统)横(当代)两条线的探索中,他的脚步越发的坚定、扎实和自信!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写我心”,田树苌、张明智、任晓军三人书画展的成功举办,其意义已远超展览本身。通过这个展览,我似乎看到了,它向所有爱好书画艺术的人们诠释着一个观念: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于是乎,“我写我心”,我写我新!

癸卯夏月草于二慎堂。

一师二兄

韩少辉

田树苌先生,当代书坛巨擘,笔走龙蛇,凤翥龙蟠,气势之磅礴、意蕴之宏富宇内鲜有出其右者。余随先生学书四十年,答疑解惑,耳提面命,受益一生,感念一生,吾师也!

张明智先生长吾九岁,收藏颇丰。擅书法,喜绘事,所作意境悠远,俊朗儒雅,恣肆而不失含蓄,令人作千古之思,一派谦谦君子之风。

任晓军先生画家也。与吾同龄,长余仨月,情性如既望之月,皎洁通脱。才华汪洋,不拘一格,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能无不精。二君吾兄也。

癸卯初夏,三人于并州城联袂《我写我心》书画展。书画众友奔走相告,各路媒体竞相报道。展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观者啧啧赞叹,慨然称奇,为三晋艺坛一时之盛事。

余三观其展,幽思冥想,感慨良多,遂有笔记:

一、无论何种展陈方式,图书、舞台剧、书画展等等,美之享受当为首位。然感官受活之余,复能咀嚼品咂、回味悠长者方为逸品。能给人以启示、启发、启迪,授人以渔或鱼者,则为神品。一师二兄之作品,无论大幅小帧,皆入古出古,有法无法,真力弥满,无挂无碍,当此誉也。

二、前贤言“人书俱老”,然达此境者,古今书画之人寥寥。才情、识见、学问、趣味、功勤缺一而弗能为之。一师二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才华独具,卓尔不群。师古人、法自然皆能发于心源,独出机杼,且花甲之后仍朝乾夕惕,笔耕不辍,老天焉有不垂青之理?

三、余近有“骡子理论”,实言诸体嫁接,基因转换:碑与帖,经典与民间,东方与西方,巅峰期与生成期……恪守一家,死路一条;广泛涉猎,蔚为大观。此孙僧虔专工小劣,博涉多优之谓。三人于艺,皆转基因之圣手,故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我写我心,扬名遐迩。

余才疏学浅,与一师二兄为艺于同世,常有生瑜生亮之叹。然亦是幸事,一旗二标杆,乃召我唤我之标的,督我促我,岂敢懈怠焉!

2023年6月9日凌晨

时有邻家妇人鼾声充耳

仁安观画记

樊海峰

岁次癸卯,时维槐月,少长会于并门仁安之馆,瞻观“我写我心”三家书画展陈。三家者,田树苌、张明智、任晓军也。

“杖朝”“悬车”“耳顺”之年,前贤视为难能。三先生经年累稔夙积艺道求索之功,只此修为乃直造盛域。

昔年晋省书协草创,树苌师即隶焉,接引书坛后来者独多,人咸感之。中岁之际先生书事大进,融合碑帖,多出己意,声名渐及于宇内。惟其草书气象正大,纵任奔逸,前此竟未为时人所知见。赖有是展,一识树苌师本来面目。

明智先生钟情国故,留心往圣丹青;涵养鉴藏,汇集乡贤翰墨。周旋其间,朝夕揣摩。信古不迁,其为书不慕时流,却自有一段风神态度。格调古雅,总是博洽之姿;一味醇厚,略无倨傲之容。先生于书画独有慧心,卓然固具只眼者也。

晓军先生晋省画坛劲将。以其才高故,多有涉猎,兼通版画、材料之学。而于中国画大写意一路,用力尤勤,得其正脉。观其仙人,远承宋人意象,又得黄瘿瓢神韵;人物花鸟,竟具海上任颐清新格调;至于竹石,气节乃直追郑燮。先生任意挥洒,风致便不减各家,细审之,还是自家法度,良有以也。

东坡有句云: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何以“我写我心”?惟此三人,胸中一片真我赤诚,开甘露门,广度群品。无吝气力,铺排篇幅,去矫饰不做作,乃敢以本来面目飨知之者。

或曰:书者,无声之画也;画者,属文之极也。人有胸臆须直抒,凝而为文,遂秉笔序为书画。正以其负力且大,寄悰且深,固不可以等闲补壁字纸视之。

三家书画合三十九件,悉倩丹阳良工妥帖装裱。盖期观者能得意,佳构能传世也已。

我辈到此,辄观辄叹,游目骋怀,得极视听之雅;虚心实情,能尽今古之盛。乃至逡巡再三,期有所得,不忍遽去。

是日芒种,旧时或有谢花神俗。後礼堂主人海峰沐手合十顶礼恭敬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