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天马艺术网
2023-06-16 10:44

崔世广:于右任魏体行书新探

崔世广号不明,别署雪池,1976年8月生于山西襄汾,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硕士毕业。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山西省委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书法导师团导师。于右任魏体行书新探于右任是民

天马艺术网
2020-03-13 13:01

殷双喜与《共和国美术记忆 1949-2019》

【图书信息】主编: 殷双喜副主编:丁澜翔 曾小凤出版社: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年:2019-9定价:128.00元ISBN 9787830043797【内容简介】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说,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书,才能理解它们中的

cafa
2020-03-13 12:49

“星星1979”:一次逼近历史真实的回顾

提及星星,大多数艺术圈人士并不陌生。星星美展的实际展览情况如何,想必除了当事人和亲历者,很少有人能回答上。在事件过去的40年中,星星艺术家个展、联展,星星的回顾展不间断地展出,但回顾最为真切的当属近期于OCAT研究中心开幕展出的星星1979。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在OCAT的展览现

美术报
2020-03-11 17:03

书法演变中的遮蔽现象

(玄)宋 苏轼 行书洞庭中山二赋(局部) 白麻纸 28.3450.3cm 吉林博物馆藏 一种文化的存在总伴随着孕育、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其延展性、扩充性、丰富性容易被我们所关注和认识,而其遮蔽性和封闭性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有时延展、扩充、丰富是自然的,是文化内部的规定性,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

美术报
2020-03-11 17:02

张大千和毕加索的法国会晤

1956年7月29日,张大千与毕加索在古堡花园 虽然会面只有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但在媒体的笔下却成了中西艺术史上值得纪念的伟大年代而传为美谈。张大千和毕加索被西方媒体褒奖为分踞中西画坛的巨子。1956年夏,张大千在法国尼斯港拜访毕加索,他们共进午餐,切磋画艺,互赠作品,合影留念,度过了一个融

美术报
2020-03-11 17:00

梅州的林风眠 中国的林风眠

林风眠故居包蕴着凄冷与热烈的画面,或淡远或凝重的艺术情调,都能在他的家乡找到根底。来到梅州,第一站便去了林风眠故居。那个夏日午后,天色阴沉着,不时飘下小雨。车窗外的远山映现着朦胧墨绿的曲线,路边的榉树高大浓郁,透过榉树看到小河对岸田畴阡陌,庄稼、菜蔬有如画家涂抹的色块,斑驳淋漓。

中国网
2020-03-11 16:49

疫情的翅膀一振 对全球艺术市场有哪些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蝴蝶效应中,蝴蝶轻轻地振动翅膀,便可能为整个系统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而2020年初爆发于中国的新冠状病毒疫情,俨然不是一个蝴蝶振翅那么简单,其影响范围超出国土边界,更为整个人类发展生存与发展敲起了警钟。反观全球艺术市场,这场疫情又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看看外媒如何说。

中国网
2020-03-11 16:48

图像的叙事与传播——图像说书人的思考

一个故事总比一个概念来得更生动,人类从古至今在故事的海洋中成长,智人因为会讲故事从而凝聚起团队的力量,故事有着永恒的魅力。人类在丛林时代,部落里的巫师会讲故事,他讲的故事连结祖先和神灵,给族人描绘了未来和方向,故事以歌唱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下来;人类又用符号的方式将故事记录在图案里,

中国网
2020-03-11 16:44

陈履生:从国家层面建立防疫博物馆,其教育意义持之久远

2020年春天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爆发后,举国众志成城,通力合作,共克时艰。2月14日,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率先呼吁建立中国防疫博物馆,这一提议引发了众多关注与支持,同时对现有博物馆收集见证物、收藏记录历史是一个及时的提醒。近

中国文化报
2019-09-17 18:08

古代壁画“现状模写”,你了解多少?

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鹿王本生图壁画模写局部 周娜  中国古代壁画是世界上遗存数量最多、类型样态最丰富、保护难度最高,价值非凡的世界文化遗产。由于环境所限,任何科技手段与保护措施都不可能阻止其日复一日的老化,为此,敦煌莫高窟的很多名窟已陆续关闭,不再对外开放。这也提示我们,对中

中国文化报
2019-09-17 18:02

新中国70年人文精神的审美熔铸——全国美展里的时代画卷

人民和总理(国画)151217.5厘米1979年周思聪中国美术馆藏第五届全国美展  太行铁壁(国画)178190厘米1984年王迎春杨力舟中国美术馆藏第六届全国美展儿女情长(国画)172200厘米陈治武欣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而立之年(版画)12080厘米彭伟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知(中国画)146185厘米张雅君第十二届全

中国文化报
2019-09-17 17:58

艺术的纯度与批评的深度

    当下人文环境的改变,使艺术创作者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  书画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精神创造,是艺术家对自身生存体验的表述,也是艺术家对自身存在的自我确认乃至完成的方式。同时这一自我确认的过程,渴望批评的关注。在当代,批评的职能和地位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不再具有高高在上的

天马艺术网
2019-09-17 17:42

TeamLab无界美术馆将落地上海

  TeamLab营造的水粒子世界  本报讯由TeamLab打造的大型美术馆TeamLab无界美术馆将于今年秋季在上海黄浦滨江开幕。  据悉,该美术馆拥有6600平方米的巨大展示空间,届时将展出约50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数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公开的大型作品:比东京馆版本大1.5倍空间的作品《灯之森林》,以及经过

中国文化报
2019-09-17 17:40

学艺四问

    何谓画家?  画家一职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恐怕已无从考证,其实远在古代,画家大概只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工匠的职业而已。所以古代(特别是宋代)很多画家落款时总是找个极不显眼的角落,遮遮掩掩地签个穷款,仿佛生怕人家知道作品出自他们之手而掉了身价似的。不过时代和观念一直都在变迁,如

中国文化报
2019-09-17 17:39

边缘生存

  《岚翠千层:陆俨少的诗性追求》 郎绍君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二〇一九年七月版  楼外汀洲图(国画)陆俨少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与社会革命和各种政治活动有密切的联系。钱穆在《中国知识分子》一文中曾说:试问这40年来的知识分子,哪一个能忘情政治?哪一个肯埋头在学术界?偶一

美术报
2019-09-17 16:08

绘画构图规律初探

  毕加索 宫娥1956-1957年 油画 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  毕加索的《宫娥》就是利用黑白黑白构图的夸张变化,使之比原作更具有形式美感。  构图也叫章法,经营位置,布局,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好的构图往往先声夺人,甚至比内容还要出彩。中外美术史上大量名作不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形象,

天马艺术网
2019-09-17 15:20

艺术不会只有一条路

    圣地(国画)68138厘米陆天宁    艺术不仅是天赋,更是心性使然。勤于思考,千虑一得,灵感的幻化,浑然天成。艺术创作不但要有灵感与激情的结合,更要有创作欲望的冲动。只有技术的作品是工艺,技术和天赋的结合是艺术,而优秀的艺术品一定是技艺、灵感、激情加之创作思想的完美结合。 

中国文化报
2019-09-17 15:11

悲鸿使命:家国与时代

《悲鸿生命》张子康 红梅 主编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7月版泰戈尔像(水墨设色纸本) 5150厘米 1940年 徐悲鸿 徐悲鸿纪念馆藏回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煌煌巨变,是一代思想巨擘和实践先驱者们照亮了整个民族前行的方向。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绘画思想史以及美术教育史开创时代风气之先驱者与奠基人,一

天马艺术网
2019-09-03 17:27

傅雷给黄宾虹的3封信:绿红尽处见玄黄

  【1943年6月9日】  尊作《白云山苍苍》一长幅(亦似本年新制,惟款未识年月),笔简意繁,丘壑无穷,勾勒生辣中,尤饶妩媚之姿,凝练浑伦,与历次所见吾公法绘,另是一种韵味。  前周又从默飞处借归大制五、六幅,悬诸壁间,反复对晤,数日不倦。笔墨幅幅不同,境界因而各异,郁郁苍苍,似古风

天马艺术网
2019-09-03 17:26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作为20世纪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大力倡导是功高过人的。他的美育论述涵盖面极广,几乎涉及到与美育相关的任何范畴和各个层面。其中,以美育代宗教说是其自始至终最为强调且最具独到性的。尽管这一主张在当时引起过多方争议甚至反对,时至今日也未能在学术界形成共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57条/3页